刑拘是可以的,再嚴重了不知道,但總要比真正的刑事犯罪要輕一些。污染環境罪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修正案八》)罪名做出補充規定,取消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罪名,改為"污染環境罪"。從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認定
區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環境監管失職罪
兩罪同屬結果犯的范疇,都是由于其行為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嚴重后果的發生,且主觀上都含有過失的罪過形式,個別情況下也存在著故意形態,但主要是間接故意。兩罪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不同。本罪客體是國家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屬于破壞環境資料的犯罪。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則為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動,屬于瀆職犯罪。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而環境監管失職罪表現為環境保護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嚴重不負責任,從而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這種嚴重不負責任主要體現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不盡職責的行為。
3、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對自然人作為本罪的主體沒有限制條件,而后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責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單位不構成該罪主體。
第六十七條【自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對于你提出的“犯環境污染罪一定判實刑嗎”問題,環境污染的后果就是到時候人類的生存環境直接的受到嚴重影響,地球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也不一定的,而且環境污染修理起來是很困難的,有的是需要很久的時間才可以恢復的。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檢驗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驅逐出境屬于聲譽罰嗎
2020-11-17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4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