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
法律明確規定,符合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的社會組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根據環保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可知,社會組織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需滿足的基本條件包括:
1、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2、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5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其中,“社會組織”是指“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指“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是指“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無違法記錄”是指“社會組織在提起訴訟前5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
二、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認定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第四條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社會組織提起的訴訟所涉及的社會公共利益,應與其宗旨和業務范圍具有關聯性。
第五條社會組織在提起訴訟前五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的,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無違法記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的規定,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環境公益訴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武器,實踐證明,這項制度對于保護公共環境和公民環境權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上采用別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2-05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