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產別除權概述就屬于破產財團的特定的財產,不按照破產程序而優先得到清償的權利稱為別除權。別除權只是民法上的擔保物權在破產程序中的體現,是破產法對擔保物權原有之效力與作用的確認,并不是破產法新設或特有的權利。這一權利是相對于破產中無財產擔保債權人即普通債權人而言的。各國及地區的破產法對于擔保物權均予以承認和保護。如日本破產法第92條規定:于破產財團所屬財產上有特別先取特權、質權或抵押權者,就其標的財產有別除權;第95條規定:別除權不依破產程序而行使。德國破產法第50條規定:對于破產財團中的財產享有質權、抵押權或者法定抵押權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的規定就主債權、利息和費用從擔保物中優先受償。我國臺灣地區破產法第108條規定:在破產宣告前,對于債務人之財產有質權、抵押權或留置權者,就其財產有別除權。有別除權之債權人,不依破產程序而行使其權利。我國的破產法也借鑒吸收了別除權制度,有關別除權的規定主要體現在:(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已作為銀行貸款等債權的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的財產,銀行和其他債權人享有就該抵押物或者其他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以下簡稱《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破產宣告前成立的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債權人享有就該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根據我國破產法的相關規定及理論界的通說,我國破產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應為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押權以及留置權。在我國破產審判實踐中,在尊重并保障別除權人的優先受償權方面,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識。但由于立法關于別除權的規定過于簡單和原則化,實踐中對于破產別除權的認識還存在著不少誤區,如別除權行使的期間、方式等等,本文試對其中的一部分問題進行探析。由于實踐中又以抵押權為基礎的別除權居多,且處理上較為復雜,本文也多從抵押權角度來論及相關的別除權問題。二、清算組與擔保物的變現處置債務人破產后,對于別除權人而言,完全可以不依破產程序而自主行使擔保物權。但在破產程序中,清算組是否有權未經別除權人許可,直接變現處置擔保物?有人認為,只要在確保別除權人就擔保物變現所得享有優先受償權的前提下,清算組或法院在破產中就有權未經別除權人許可直接對擔保物進行變現或處置。首先,畢竟擔保物的所有權人是破產企業,其并未喪失對物的處分權。其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下簡稱《擔保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抵押人在通知抵押權人并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后可以轉讓抵押物,轉讓抵押物的價款不能明顯低于其價值,所得價款應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該規定在破產中也應當予以適用。對此,筆者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除特別事由外,未經別除權人許可,清算組一般無權且無必要對擔保物進行變現或處置。(一)清算組無權且無必要變現擔保物的立法及理論依據。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規定有所不同,我國破產法未將破產企業的擔保物及其代位物納入破產財產的范圍,具體體現在:1、《企業破產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已作為擔保物的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擔保物的價款超過其所擔保的債務數額,超過部分屬于破產財產。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十一條:下列財產不屬于破產財產:……(二)抵押物、留置物、出質物,但權利人放棄優先受償權的或者優先償付被擔保債權剩余的部分除外;(三)擔保物滅失后產生的保險金、補償金、賠償金等代位物。而對于清算組的職責范圍,《民訴法》第二百零一條和《企業破產法》第二十四條均規定:清算組負責破產財產的保管、清理、估價、處理和分配。由此可見,根據我國現行破產法的規定,清算組的職權范圍僅限于對破產財產的清理和處理等,無權變現、處置作為非破產財產的擔保物及其代位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安置補償費如何支付
2021-03-12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車輛在質押情況下是否可以買賣
2021-02-27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