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法系的破產立法中,破產財-團即破產財產,于理論上在三種意義上使用,即法定財-團、現有財-團和分配財-團。法定財-團,是指由依據破產法規定,應當屬于破產財產的全部財產組成的財-團。現有財-團,是指現實在破產管理人管理下的財產組成的財-團。分配財-團,是指破產管理人在破產清算后,實際用于對破產債權分配的財產組成的財-團。破產宣告后,破產管理人接管破產企業之時管理下的現有財-團,與法定財-團的范圍通常是不一致的,需要由破產管理人加以清理,收回在外財產,返還他人財產,使現有財-團的范圍與法律規定相一致。破產管理人對符合法律規定的現有財-團,經過清理、處理、變價等工作,支付全部破產費用后,方組成可供破產分配的分配財-團。此外,在自然人被宣告破產時,法律規定,專屬于破產人的財產和為維護破產人生計而不納入破產財產范圍的保留財產,屬于自由財-團,由破產人自由支配。
目前,我國《破產法》中對破產宣告后破產財產的法律地位問題未有明文規定。從法學理論上講,在破產財產的性質上,大陸法系國家的破產法理論主要有兩派觀點。其一是“權利客體說”,即破產財產本質上只是權利的客體的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后,雖喪失對破產財產的管理與處分權,但破產財產的所有權仍屬于破產人,破產財產仍只是破產人權利的客體。其二是“權利主體說”,即破產財產自身即構成權利主體的理論。這一理論的基礎是財-團法人制度,主張破產財產本身即構成權利主體,可享有權利,其作為主體屬于財-團法人的性質,具有民事主體的資格。
筆者認為,由于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中尚無對財-團法人的具體規定,破產財產也不是依據《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登記設立的法人,故而,在現行立法體系下,就國內破產企業而言,認為破產財產自身即構成權利主體的理論恐難以成立。但是,近年來“權利主體說”在一些國家逐漸興起,我國在制定新的破產立法時,可借鑒其他國家的理論,構筑我國立法上的相應制度。
對破產宣告后破產財產的所有權問題,由于我國立法規定不明,學者間的觀點也有分歧。有的人認為,債務人企業被宣告破產后,對破產財產不再享有所有權。有的人甚至提出,破產財產實際上應歸債權人或清算組所有。筆者認為,依照我國現行立法規定,在債務人破產之后,破產財產在法律上的所有權仍應屬于債務人即破產人所有。但是,破產財產的占用、使用、處分(通常須受一定限制)權,則由破產管理人即清算組行使。“清算組負責破產財產的保管、清理、估價、處理和分配”(《破產法》第24條規定)。
認定債務人在被宣布破產后仍然對破產財產享有所有權。首先是因為,任何一項財產都必須有一個(也只能有一個)所有權的主體,否則便成為無主財產。在立法尚無對財-團法人規定的情況下,如果破產宣告后,破產企業便喪失對破產財產的所有權,那么破產財產新的所有人又是誰呢,如果不能以充分的法律依據確認新的財產所有人,這種說法在法律上和實踐中便可能造成混亂。
破產財產的所有權不屬于債權人所有,無論是個別債權人、全體債權人還是債權人會議,也不屬于清算組所有,或這兩者共有。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財產不享有所有權,只對債務人享有債權,即使是在債務人破產的情況下。決不能因為債務人將用其財產歸還所欠債權人的債務,便在還債之前就將債務人的財產認定為債權人所有。在破產案件中,由于破產財產的處理與分配方案直接關系到債權人的利益,所以《破產法》將對此種方案的決定權列入債權人會議的職權范圍(見《破產法》第15條),但這與所有權的歸屬無關。這正如公司董事會可決定公司的經營、對財產的處分(一定范圍內)等,但對公司財產并不享有所有權一樣。破產財產最終是要用于償還債務、分配給債權人的,僅從這個意義上講,債權人享有對破產財產的所謂最終的權益。但那是破產分配以后才實現的權益,在分配之前,債權人對破產財產并不享有所有者的權益。如果債權人真的可以享有對破產財產的所有權,并在破產程序中行使其所有權,那么,又如何對破產財產進行分配呢(其實在破產財產所有權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分配豈不是多余的),其他破產程序更無從進行。
至于清算組就更不可能享有對破產財產的所有權。清算組僅是一個為執行破產清算分配任務而成立的臨時性破產機關,是破產財產的管理人,而不是所有人(見《破產法》第24條)。為履行清算職責,清算組必須對破產財產享有一定的管理及處分權利,但這顯然不同于法律上所講的所有權。一些國家破產立法規定,破產宣告后破產人對破產財產喪失管理、處分權,由破產管理人即清算組接管破產財產,并非否認破產人對破產財產的所有權,更非將所有權轉讓給財產的管理人,對此不應產生誤解。
筆者認為,從我國《破產法》第28條的規定看,推導出破產人對破產財產享有所有權則更為合理。《破產法》第28條規定了破產財產的構成范圍,其中的第二項為:“破產企業在破產宣告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所取得的財產”。這里的“取得”財產即指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既然破產宣告后,破產企業還能對一些財產取得新的所有權,例如對原有財產之法定孽息或天然孽息(即收益)的所有權,那么破產企業對產生孽息之原有的破產財產當然也應當享有所有權,否則新取得財產便沒有了法律依據。而且,法律在此明文規定,是破產企業而不是破產債權人或清算組享有取得財產的權利。此外,破產財產清算、分配后如有剩余(盡管這種情況甚少發生),仍應歸破產人所有,由其管理、處分;國外自然人破產時自由財產的存在等,都說明盡管破產人在破產宣告后的財產權利要受到嚴格的限制,但仍然對其財產享有所有權。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在清算組的職責中,尤其是對破產企業或對債權人所承擔的責任里,沒有存在、使用信托這個概念。清算組(包括債權人會議)不是破產企業的法定信托人。我國的清算組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組向人民法院報告工作,對人民法院負責。立法雖然要求清算組定期向債權人會議報告,但它并不對債權人和破產企業承擔信托法上的責任,這與判例法國家中的信托人和受益人的關系是不同的。清算組對破產財產的管理、處分權等,不影響破產企業對其財產繼續享有所有權。雖然在破產宣告后,破產企業處置其財產的權利被禁止行使,企業的管理機關和法定代表人代表、管理企業的權利也由清算組接替,但企業仍然是其財產的所有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一及答記者問
2020-11-20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殘廢
2021-02-17承包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0-11-22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