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接補償原則
間接補償原則:這種原則的主要原因征收土地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收為國家所有,將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并不是開發商向農民買地。所以在征收土地過程中征地補償款是由國家對失地農民和集體記進行補償,而不是開發商或者用地單位進行。
在征收土地過程中國家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是按照年產值等標準進行的,一般控制在幾萬元以內,很多國家重點工程由于其政策和法律上照顧可能會更低,但是在出讓國有土地的時候每畝地的出讓價可能會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以前農民朋友在咨詢中反映了這一問題,據此認為村干部、地方領導截留補償款是由于對法律的不理解。
二、保障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原則
保障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原則:由于土地是農民維持生活和進行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故為防止農民在失去土地后基本生活水平下降故土地管理法規定了在按照第四七條第二款不能滿足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應當提高補償,批準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的機關為省級人民政府,但是其提高的標準安置補助費和土地補償費不得超過被征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三十倍。也就是說土地年平均產值的三十倍就是征收土地補償的最高標準,若被征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為1500元,則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得最高補償標準為45000元。除此之外還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用。
圍繞土地管理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要保證依法足額和及時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依照現行法律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導致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批準增加安置補助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達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當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這一規定,進一步對失地農民的生活問題進行了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下沒有財產可以做擔保嗎
2020-11-08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