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清算期間公司能否繼續經營
依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企業在破產清算期間能不能繼續經營,由管理人或者債權人會議決定,會議決定繼續營業的,可以繼續進行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十五條?管理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
(二)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制作財產狀況報告;
(三)決定債務人的內部管理事務;
(四)決定債務人的日常開支和其他必要開支;
(五)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之前,決定繼續或者停止債務人的營業;
(六)管理和處分債務人的財產;
(七)代表債務人參加訴訟、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八)提議召開債權人會議;
(九)人民法院認為管理人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
本法對管理人的職責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第六十一條?債權人會議行使下列職權:
(一)核查債權;
(二)申請人民法院更換管理人,審查管理人的費用和報酬;
(三)監督管理人;
(四)選任和更換債權人委員會成員;
(五)決定繼續或者停止債務人的營業;
(六)通過重整計劃;
(七)通過和解協議;
(八)通過債務人財產的管理方案;
(九)通過破產財產的變價方案;
(十)通過破產財產的分配方案;
(十一)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債權人會議行使的其他職權。
債權人會議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議作成會議記錄。
關于資不抵債或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界定
所謂資不抵債,是指債務人的負債超過實有資產。其著眼點是資產債務的比例關系,考察債務人的償還能力僅以實有資產為限,不考慮信用、能力等可能的償還因素,計算數額時,不考慮是否到期均納入總額之內。當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通常都已資不抵債,但在債務人帳面資產尚超過負債時,也可能因經營管理不善,資金結構不合理,發生對到期債務缺乏現實支付能力而無法支付的情況,這種情況也屬于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一種。但是,在債務人資不抵債時,如能以借貸等信用方式還債,并不必然會喪失對到期債務的償還能力。因此,資不抵債與不能清償并不相同,新破產法將其并列作為破產原因的構成要件。形象地說,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現金流標準,資不抵債為資產負債表標準。這兩個標準同時滿足,才能對該企業申請破產或宣告破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企業在破產清算期間能不能繼續經營,由管理人或者債權人會議決定,會議決定繼續營業的,可以繼續進行經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專利權轉讓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22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