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勞動債權
勞動債權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指雇員基于勞動關系而對雇主享有的各種請求權的總和,如工資、各種非工資形式的報酬、福利等,其具體范圍各國有不同規定。按照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204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37條的規定,勞動債權的范圍僅限于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二、破產案件中對勞動債權的調查和審查
(一)調查核實職工身份
企業被裁定宣告破產,管理人應及時接管破產企業。在接管企業之后,對企業的文件和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將有關職工的資料,比如企業建立的職工花名冊、勞動合同檔案、職工異動單、社會保險檔案、工資福利發放資料等全部進行清理,作為調查核實職工身份的第一手資料。職工身份調查主要從真實性和連續性兩方面進行,調查的原則是在證據缺失或者證據之間無法相互印證的情況下,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處理。
1.職工身份的真實性調查
對于職工身份真實性的調查,國企和民企沒有差別。國企是原計劃經濟制度的產物,有著嚴格的用人用工制度和相對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所以,對于國企職工身份真實性的調查難度相對較小,可以從企業職工基本檔案、職工調動檔案、社保檔案、招工文件以及政府文件等資料著手,綜合材料對企業職工身份進行調查核實。**民企雖然絕大多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設立,但“有法不依”、空有其表的現象普遍存在。大部分民企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職工檔案,大多數沒有按照勞動法律制度為職工參加社會保險,有的甚至連勞動合同都沒有簽訂,更不要說是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對于那些管理制度相對健全和規范的民企,職工身份的真實性調查可以參照國企的調查模式。而對于那些制度缺乏,管理不規范的民企,建議采取分步調查的方式對職工身份的真實性進行調查。首先調查公司的自有檔案及資料,比如勞動合同、企業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名單、企業職工花名冊及考勤表、車間線組的名冊及考勤表、職工異動單、工資審批單及發放單、企業統一開立的工資賬戶、按件計酬的計件統計單等;其次向對企業履行管理職能的機構進行調查。調查該機構保存的有關企業和職工的信息,比如企業按照法律規定的備案信息、社會保險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具體名單和繳詳細費情況、勞動就業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企業用工信息和個人求職信息等。
2.職工身份的連續性調查
在對職工身份的真實性調查的同時,還應對職工身份的連續性進行調查。連續性調查一是印證職工身份的真實性,二是核實職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為計算工齡和經濟補償金等提供依據。職工身份的連續性可以根據勞動合同的連續性、職工花名冊的連續性、車間線組考勤的連續性、工資福利待遇發放的連續性、參加社會保險的連續性等方面進行調查。
在對職工身份進行調查時,建議采取分步調查的方式,以企業自有材料和檔案為立足點,借助企業非自有材料,對職工身份進行認定,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參加工作時間及工作年限等。
(二)調查核實勞動債權
調查核實破產企業職工勞動債權是處理破產企業職工勞動債權的核心工作,是一項非常繁雜而細膩的工作,對正確處理破產企業職工勞動債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破產企業勞動債權的界定、勞動債權的初步調查、職工工作年限的調查、工資水平的調查、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發放的調查、代扣代繳費用的調查、經濟補償和勞動賠償的調查等。
1、破產企業勞動債權的界定
要對破產企業勞動債權進行調查,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破產勞動債權。《企業破產法》第四十八條采取列舉方式規定了破產勞動債權的范圍。最高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2?23號)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對于破產企業所欠職工集資款,如經管理人調查核實的可以參照勞動債權處理,利息約定過高的部分不予保護。同時,《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2?23號)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超過訴訟時效的的債權不屬于破產債權。那么,根據破產法及其司法解釋之規定,破產勞動債權應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一是必須在企業破產受理之前所欠;二是法律有明確規定(包括參照勞動債權處理的債權);三是未超過訴訟時效。
2、勞動債權的初步調查
初步調查職工勞動債權的目的是掌握破產企業職工勞動債權的大致數據,為核查職工勞動債權做準備。在調查職工勞動債權之前,管理人可以
先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破產企業的財務進行審計,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在對破產企業進行審計時針對勞動債權進行專項審計,并出具專項審計報告。管理人以會計師事務所的專項審計報告作為調查破產企業職工勞動債權的初步依據,結合企業財務會計材料,從員工工資及福利等發放情況入手,對企業應發而未發給職工工資及福利等進行初步統計,根據統計的情況編制職工勞動債權調查表。
3、核查職工勞動債權
核查職工勞動債權是職工債權審查的重要環節,是在對職工債權進行初步清查統計并編制職工債權登記表的基礎上,對職工債權進一步進行調查核實。核查職工勞動債權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核實職工基本信息
通過調閱企業員工檔案,如職工花名冊等,了解職工個人的基本情況,主要核實職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聯系方式及其與職工個人有關的其他信息。核對職工勞動債權登記表記載的職工信息是否和職工檔案信息一致。
(2)核實勞動債權總額
核實職工債權數額應根據對職工勞動債權的清查及統計情況,結合職工的工作年限、個人工資情況、代扣代繳費用情況、應支付職工的經濟補償或者賠償等對清查出的職工勞動債權數據分項一一進行核對。包括核對職工勞動債權總額和個人勞動債權的總額,要做到一一對應。
(3)核實職工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主要是為計算經濟補償提供依據。核實職工工作年限可以通過調閱企業員工基本檔案、勞動合同、職工考勤表、企業人事部門的人事異動單或者審批表、有關職工辭職離職的文件或者通知、工資和福利的發放單、企業為職工繳付社保的單據、企業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的名單等。核實職工工作年限一是要查清職工的入職和離職時間,二是要調查核實職工在本企業工作是否連續。由于大多數破產企業管理比較混亂,如果前述的檔案或者文件不慎遺失或者損毀,在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職工工作年限,費用主要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個人所得稅、個人向企業的借款及約定有職工個人承擔的水電費、伙食費等其他費用。
(7)核實經濟補償金
職工的經濟補償金根據管理人調查核實的職工工作年限和職工在破產受理之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所得收入按《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文件扣繳個人所得稅。
(6)核實勞動仲裁和判決確認的職工勞動債權
核實勞動仲裁和判決確認的職工勞動債權相對比較簡單,只需審查勞動仲裁或判決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即可。對在勞動仲裁或判決中確認的工傷賠償費用,無論多少均不計算個人所得稅。但如果判決和仲裁涉及的款項性質屬于職工工資福利和經濟補償金的,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7)核實拖欠職工的其他費用
有些企業按照企業制度和合同約定需向職工支付一定的福利待遇費用但未兌現。對這些應付而未付的費用,管理人也應在核實后列入職工收入作為職工債權。此外,有些企業由于經營發生困難等原因向職工集資,對于此類集資款,除有法律有明確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外,一般不作為職工勞動債權,而是以普通債權來處理。
(8)編制職工勞動債權表
職工勞動債權調查工作結束后,管理人應根據調查核實的職工勞動債權情況編制職工債權表。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校園暴力應如何應對
2020-12-21私人做游戲手辦侵權嗎
2020-12-12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