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匯票付款是由付款人或擔當付款人(我國票據法上稱“代理付款人”)所為的行為。
根據票據法原理,匯票付款是第一債務人的行為,僅應由付款人單方履行;但按照不同國家的票據法,該債務履行行為也可根據票據上記載由擔當付款人代理進行,或者由參加付款人參加履行。在由付款人直接履行匯票付款的情況下,原有的匯票關系將完全消滅;但在由擔當付款人或參加付款人替代履行付款的情況下,擔當付款人或參加付款人依票將代位取得票據求償權,故原有匯票關系并不完全消滅。在票據法理論中,歷來有學者主張僅將付款人從事的支付票款行為稱為票據付款,而將擔當付款人或參加付款人替代支付的行為定義為“廣義的票據付款”。
2.匯票付款是票據債務人支付票據金額的債務履行行為。
在性質上,匯票付款行為不等同于創設票據關系或變更票據關系的票據行為,它實質上是票據權利的實現或者票據上債務的履行;同時匯票付款也不等同于追索權的行使或票據擔保責任的履行,后者在履行行為性質、追索金額范圍和法律效果上均不等同于匯票付款。應當說,匯票付款是付款人嚴格按照票上記載支付票據金額的事實行為或履行行為。
3.匯票付款是一消滅票據上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
依據票據法原理,匯票付款人在依票履行了匯票付款后,不僅將消滅持票人的兌付請求權及第一債務人的票據債務,而且將消滅持票人的追索權及所有第二債務人的擔保責任,從而便票據關系歸于消滅。
這一法律效果完全由票據法規定的,是一法定后果。但是按照不同國家票據法的規定,在由擔當付款人或參加付款人替代付款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款的情況下,原票據關系并非完全消滅,擔當付款人或參加付款人仍依法享有追償權。這些規定體現了票據關系最終仍受到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的支配。
我國的票據法并未規定參加付款人制度,根據《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8條的規定,我國的票據付款可以由代理付款人替代支付;而“票據法所稱代理付款,是指根據付款人的委托,代其支付票據金額的銀行、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合作社”。在代理付款人代理付款后,將取得對原付款人的求償權。應當說,我國目前法律對于代理付款人代理付款的規定,有助于簡化票據關系,使得票據因獲得付款而消滅票據關系和票據被拒絕付款而引起追索權關系兩者之間具有了較為明確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消貸款要多少違約金
2021-03-09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城鎮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合法的拆遷補償標準,到底應該是什么樣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