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務糾紛案件中,債權人出于某種目的,經常會用到財產保全,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債務人轉移財產。但是,有時候,債權人不具備資格,或者申請財產保全程序有誤,會給債務人造成損失,這也是一種侵權行為。那么,申財產保全侵權的責任由誰承擔?下面我們通過本文做個具體了解。
一、申財產保全侵權的責任由誰承擔?
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對方當事人財產損失的,申請方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敗訴不是判斷當事人應承擔侵權責任的唯一標準。作為一般侵權行為,主觀上有過錯是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要件之一。
財產保全損害賠償從性質上看屬于侵權損害賠償,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上的規定,而我國《侵權責任法》主張一般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才適用無過錯責任。我國《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以一般責任條款的形式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即“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表明過錯責任原則的主要適用范圍與其在侵權行為上的地位,而財產保全申請錯誤造成的損害賠償即屬于一般侵權行為,應當首先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另外,《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也就是說,只有在“法律規定”的時候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其含義是,無過錯責任原則以損害事實為依據,必須是在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適用,沒有法律的特別規定不得以損害事實作為侵權責任的歸責標準。”訴訟財產保全損害賠償責任不應當作為特別情況而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二、申請財產保全侵權的方式有幾種?
“申請有錯誤”作為財產保全損害賠償成立的條件之一,申請人是否承擔責任,錯誤判定成為責任認定的關鍵。有學者對實踐中財產保全申請錯誤的類型進行梳理并提出了以下五種類型:
1、申請人不具有保全請求權而申請保全;
2、不存在保全的必要性;
3、采取保全措施的對象錯誤;
4、采取保全措施的財產價值遠高于其請求;
5、所申請采取的保全措施發生錯誤。
綜上所述,申請人不具備資格、申請保全對象錯誤或者沒有保全的必要性,都可能給債務人造成侵權。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財產保全侵權的責任由申請人承擔,其要向債務人進行民事賠償。因此,財產保全雖然是爭取利益的方式之一,但是也要使用的合理合法才行。
訴前財產保全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財產保全擔保
發生交通事故后,哪些情形可以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三大抗辯權是什么
2021-02-24中國公民在國外結婚需要帶什么證明材料
2020-12-04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