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人員能否成為征地補償對象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死亡后民事權利也會消失,所以一般是不能獲得征地補償款的,但如果是在確定獲得征地補償資格后死亡的,是有權獲得征地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補償費用的管理和歸屬
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發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政府備案。
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
1、補償標準爭議 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 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死亡后民事權利也會消失,所以一般是不能獲得征地補償款的,但如果是在確定獲得征地補償資格后死亡的,是有權獲得征地補償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完結婚證后買房子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10司法賠償案件不公開質證應當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5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特點和優勢
2021-01-15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4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