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財產侵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主張財產侵權的法律規定有民法總則中的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第一百八十六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一)侵權損害賠償
侵權損害賠償,是指加害人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侵害,依法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害的民事責任。損害賠償是最主要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侵權損害賠償遵循以下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大小,應當以行為所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的大小為依據,對全部損失予以賠償。換言之,就是賠償以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但全部賠償原則應受損益相抵、過失相抵規則等的限制。
損益相抵,亦稱損益同銷,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發生損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應由損害額內扣除所受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規則。
2、 財產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無論是造成財產損害、人身損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唯一的賠償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為之。
(二)停止侵害
是指侵害人終止其正在進行或者延續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排除妨礙
是指侵害人排除由其行為引起的妨礙他人權利正常行使和利益實現的客觀事實狀態。
(四)消除危險
消除危險,是指侵害人消除由其行為或者物件引起的現實存在的某種有可能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緊急事實狀態。
(五)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侵害人將其非法占有或者獲得的財產移轉給所有人或者權利人。
(六)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是指使受害人的財產恢復到受侵害之前的狀態。適用此種責任形式的條件有二:一是可能性,即受損害的財產在客觀上具有恢復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受損害的財產須有恢復原狀的必要。
(七)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消除影響,是指加害人在其不良影響所及范圍內消除對受害人不利后果的民事責任?;謴兔u,是指加害人在其侵害后果所及范圍內使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曾受損害的狀態。消除影響是侵害人格權如隱私權、肖像權的民事責任;恢復名譽則專屬于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
綜上,個人對自己的私人財產要有一個數,比如固定財產房子你是否允許他人入住,如果他人未經你的允許強制且不付出經濟代價入住,你就可以控訴他侵權,向有關部門舉報要求處理,如果他人反抗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財產侵權故意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財產侵權賠償標準是按照侵權合法財產實際損失嗎?
財產侵權訴狀該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愛人代請假不能算曠工
2021-03-12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