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侵權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那么,財產侵權案件沒有利息的原則有哪些,對于這類案件的條件就是依據相應的司法條例,對于侵權人員進行法律上的制裁,財產問題的產生一定程度上就會有利息,所以相應的原則就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財產侵權包括侵占財產和損毀財產兩種情況:所謂侵占財產,是指行為人不法占有他人財產;所謂損毀財產,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并造成財產功能價值的降低。 財產侵權的結果將造成權利人財產損失,主要是財產上不利的變動,包括財產的積極減少和消極的不增加。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承擔民事責任。財產侵權案件沒有利息的原則有哪些,就是對于財產侵權問題的詳細解決。
1、對造成的財產損失要全部賠償的原則。
民法通則規定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目的,一方面是制裁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是補償受害人財產上遭受的損失。只有責令加害人全部賠償人的損失,才能達到這一目的。所謂全部賠償,是指損害多少,賠償多少。這里說的損害,包括現有財產的直接減少(稱直接損失,積極損失)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實際得到的利益(稱間接損失、消極損失)沒有得到。
2、對人身損害只賠償由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原則。
在我國,人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和賠償的,因此只造成受害人傷、殘、死亡而沒有因此造成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追究加害人其他法律責任,而不負賠償責任。對于因侵害人身權利而引起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藥費、誤工工資等)時,加害人亦應全部賠償。
3、考慮加害人經濟狀況的原則。
在我國,凡加害人經濟狀況較好,有賠償能力時,就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財產損失;如加害人的經濟狀況確定不好,令其全部賠償勢必使加害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陷入困境時,而應在做好受害人工作的前提下,酌情減少賠償數額。這不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必要補充,使必要與可能有機地結合。這樣做既維護了法紀,又切實可行,使受害人的權益真正得到保護。
財產侵權對于當事人來說不僅僅是直接的經濟損失,對于其他形式經濟損失并不能直接侵害,所以對于利息問題的解決,就是依據有關法律最大程度減少自己的利益損失,從而減緩財產侵權對于自己實際生活的影響。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被執行人配偶的財產不能直接執行
財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怎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開發公司有拆遷補償協議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