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征收時,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征收補償協議是由征收部門與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二、農民土地征用補償糾紛怎么處理
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決、民事訴訟等方式,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應當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
1、征地糾紛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2、 征地糾紛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
3、征地糾紛中的民事訴訟
在征地糾紛中,大多數進行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時為數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訴訟,有時候也可以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如對于非法占地的行為,從民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如果該協議簽訂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撤銷該協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征收補償協議是由征收部門與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