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毀非法財物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嗎?
損毀非法財物一般是不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公私財物”只能是合法財產或依法屬于私人所有的財產,不包括非法財產。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是指下列財產:
(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資料;
(二)依法歸個人、家庭所有的生產資料;
(三)個體戶和私營企業的合法財產;
(四)依法歸個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債券和其他財產。
二、故意毀壞財物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犯罪對象可以是各種形式的公私財物,包括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不動產等等。但是,如果行為人所故意毀壞的是本法另有規定的某些特定財物,危害其他客體要件的,應按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例如,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備、易燃易爆設備、廣播電視、電信設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本法分則第2章有關罪名論處。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行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是指毀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壞手段特別惡劣的;毀壞急需物品引起嚴重后果的;動機卑鄙企圖嫁禍于人的,等等。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情節較輕的,是一般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3條規定,處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單處或者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同時按該條例第8條規定,責令行為人賠償損失。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獲取財物而是將財物毀壞。這是侵犯財產罪中毀財型犯罪與其他貪利型犯罪的根本區別。犯罪動機各種各樣,一般是出于個人報復或妒嫉等心理。除本法特別規定的失火、過失決水、過失爆炸以及過失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備、易燃易爆設備、廣播電視、電信設施等犯罪需按有關條文追究刑事責任外,過失毀壞公私財物的,不構成犯罪,屬于民事賠償問題。
對他人的非法財物我們要做的不是故意去損毀,確認當事人有非法收入的話應該通過司法途徑讓對方付出應有的法律代價,有的時候當事人知道被損毀的這部分財產是非法財物,所以也不敢選擇到公安機關報案,但這種情況其實更容易引發其他犯罪活動。
故意毀壞財物罪司法解釋
故意毀壞財物罪處罰標準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拆遷安置合同中,都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6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