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量刑標準是否一樣?
詐騙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量刑標準是不一樣的,兩者的量刑標準分別是:
1、犯詐騙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 消費者維權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作為消費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識,要有維權意識,不僅要學法、守法,還要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要記得索要發票并保存好;
第三,在發生消費爭議時,要及時向律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咨詢,尋求法律幫助;
三、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應該說不良商家販賣的這些偽劣商品,對消費者肯定是形成了欺騙,但談不上詐騙,因為商家的目的是為了賣假東西然后賺錢,但詐騙實際上就是空手套白狼。這兩個不同罪名在量刑時參考的依據就沒有一點是相同的,定罪量刑不是消費者憑個人感覺就能斷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刑法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按戶口算還是按面積算
2021-01-08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和辦理材料有哪些
2021-03-18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拆遷安置協議無效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
2021-01-15怎樣寫權力要求書
2021-01-19還沒簽補償協議,房子就被強拆了,怎么維權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