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是怎樣處罰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列法規:
1、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假藥的行為不僅嚴重的侵害受害人的利益,對于社會的穩定也有不良的因素嗎,國家對于此類問題的處置時比較嚴厲的,畢竟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自己需要多加注意具體的要求,積極的配合有關不餓美女的調查,確保事情得到妥善的處理。
銷售假藥罪銷售金額判刑怎么定?
生產銷售假藥要不要承擔什么責任?
生產銷售假藥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款能否產生合同效力
2021-03-21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