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照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1、依據國務院頒發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規定:第十三條 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2、第十四條 明知屬于無照經營而為經營者提供經營場所,或者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列法規:
1)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不管有沒有營業執照都絕對不可以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但確實是有些特別不正規的小作坊,不僅沒有營業執照,還堂而皇之的制作一些假冒偽劣的商品,這樣的現象在電商領域其實特別的猖獗,國家當然有義務依法查處這種行為,但消費者也要正確選擇購貨渠道。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假冒注冊商標罪量刑標準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土地流轉協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