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監護制度的內容有哪些?
意定監護監督人,是由法院選任、就監護人對監護事務的執行情況定期向法院報告之人。
意定被監護人應當是年滿十八周歲、智力水平和精神狀況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對方也就是意定監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監護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意定監護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也可以是與其關系密切的其他人。
《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6條第一款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p>
二、監護人撤換的情形有哪些?
指對不履行監護職責的監護人,經有關人員或單位申請,由法院撤消該監護人的監護資格,另行確定監護人。
撤消監護人資格須具備以下條件:
(1)經有關人員或單位申請。
(2)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
(3)須由人民法院撤消。
三、監護人職責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8條規定,監護人的職責主要有: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止被監護人受到不法侵害;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4、妥善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對于被監護人財產的經營和處分,應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5、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6、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以維護其合法權益;
7、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意定監護就是屬于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時候為自己選的監護人,對于此情形也是必須要符合條件的,對于意定的監護是由法院來進行指定,因此,在處理的時候就要按實際的情況來,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是親人也可以是其它的人,但需要對方同意才可以進行。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老年癡呆癥的代理監護人怎么確定?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不是戶主簽的土地流轉協議有效嗎
2020-11-11拆遷補償協議在哪有備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