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但也為居心叵測的人提供了匿名誹謗他人的空間。由于微博、微信的出現,很多人都成了網絡誹謗的助長者,對此,相關部門是有相應的處罰措施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網絡誹謗行為治安處罰的規定。
一、誹謗罪定義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公然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三、刑法規定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這里所謂“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訴或不能告訴,人民檢察院應提起公訴。
四、不構成誹謗的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
1、泄露并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網絡誹謗行為并不一定全都構成犯罪,當網絡誹謗行為還不足以動用刑法進行處罰時,就會有網絡誹謗行為治安處罰。根據誹謗行為的情節輕重,治安處罰的力度也有所不同。但一旦誹謗行為構成了犯罪,就要用刑法的手段予以制裁。但誹謗罪屬于自訴案件,一般來說,只有當事人起訴,法院才會處理。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內容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準遷證過期了后怎么辦
2021-01-14房屋拆遷的裝修費應該給租房人嗎
2020-11-16拆遷征地行政復議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9國有土地上承租土地(或房屋)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