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被人造謠誹謗的現象,而最近由于網絡的興起,網絡上經常流傳一些網絡造謠信息,被人造謠誹謗又拿不到證據怎么辦,身邊大多數人因不懂的利用法律知識所以選擇沉默,那么到底怎么解決此類的問題呢。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關于網絡造謠誹謗罪。
一、網絡誹謗罪的主體認定
網絡誹謗與傳統的誹謗罪主體一樣,凡是具備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然而網絡空間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這就必然涉及到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認定問題。
網絡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網絡技術服務商(ISP)和網絡內容提供商(ICP)兩種。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s),是指營利性使用網絡,為網絡用戶提供諸如網絡聯結、訪問以及信息服務等從事互聯網經營活動的服務提供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是指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互聯網信息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運營商。世界各國關于在網絡傳播中ISP是否要應承擔責任的規定并不統一。
有些國家明確規定其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如新加坡在電子交易法令中規定,網絡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絡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在ICP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讓其承擔嚴格責任。此種觀點認為,網絡內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內容本身的服務,其應具有對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審查義務,故應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如瑞典1998年專門頒布法令規定,網站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督其所傳輸內容的義務。
二、網絡造謠誹謗罪的立案標準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我們當然要盡量的去收集證據,畢竟沒有證據沒有說服力。但是,我們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尤其現在網絡這么發達,網絡上的造謠誹謗的現象時有發生,只有提高警惕,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更好的維護我們的權利。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