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被人造謠誹謗的現象,而最近由于網絡的興起,網絡上經常流傳一些網絡造謠信息,被人造謠誹謗又拿不到證據怎么辦,身邊大多數人因不懂的利用法律知識所以選擇沉默,那么到底怎么解決此類的問題呢。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關于網絡造謠誹謗罪。
一、網絡誹謗罪的主體認定
網絡誹謗與傳統的誹謗罪主體一樣,凡是具備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然而網絡空間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實面目出現,這就必然涉及到對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認定問題。
網絡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網絡技術服務商(ISP)和網絡內容提供商(ICP)兩種。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s),是指營利性使用網絡,為網絡用戶提供諸如網絡聯結、訪問以及信息服務等從事互聯網經營活動的服務提供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是指向廣大用戶綜合提供互聯網信息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運營商。世界各國關于在網絡傳播中ISP是否要應承擔責任的規定并不統一。
有些國家明確規定其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如新加坡在電子交易法令中規定,網絡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絡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在ICP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上,目前主要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應讓其承擔嚴格責任。此種觀點認為,網絡內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內容本身的服務,其應具有對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審查義務,故應承擔較為嚴格的責任。如瑞典1998年專門頒布法令規定,網站經營者負有在合理限度內監督其所傳輸內容的義務。
二、網絡造謠誹謗罪的立案標準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我們當然要盡量的去收集證據,畢竟沒有證據沒有說服力。但是,我們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尤其現在網絡這么發達,網絡上的造謠誹謗的現象時有發生,只有提高警惕,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才能更好的維護我們的權利。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