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謠罪侵害名譽權的性質是否相同?
造謠罪和侵犯名譽權的性質是不同的,構成造謠罪是情節嚴重的需要刑事處罰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造謠誹謗犯罪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一)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二)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造謠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三)主觀過錯要求不同。造謠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二、網絡造謠罪怎么處罰判刑?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條規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制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如今的網絡造謠誹謗行為幾乎是一種肆無忌憚的狀態,一部分網友甚至就因為一句話,隨隨便便的在網絡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誹謗和造謠更是全憑一張嘴,根本上還是因為一般的造謠行為的違法成本太低,侵害名譽權不一定會構成造謠罪,但造謠肯定會損壞名譽。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客觀方面是什么?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判多久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2-14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