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超生社會撫養費是多少?
不符合規定超生子女的,按戶籍地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對雙方當事人分別征收計征標準3倍以下的社會撫養費。這意味著此前由各地執行的數倍不等的征罰標準,將統一設上限。
二、2020年深圳超生罰款標準新規定
1、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后,超生二胎不罰款。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后,凡政策放開前未收到《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書》或者已經收到但未繳納的,一律可以停止不再繳納。
【政策說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以上法律和法規明確規定:只有對不符合生育二孩的父母,才能征收社會撫養費。因此全面二孩法律出臺后,任何部門不得再對二孩父母征收社會撫養費。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審批機關已經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標準的收費項目,仍按原定項目或者標準收費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全面二孩法律出臺后,其實就是取消了對生育二孩父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項目。因此,只要全國人大關于全面二孩的決定或者決議出臺后,從法律的層面其實就已經取消了對生育二孩父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項目。無論是沒有下達征收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還是已經下達,但未征收到的,一律不得再征收。
2、計生部門不得以憑未辦理生育證為由征收社會撫養費。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四十一條只是對不符合條件生育二孩的情形征收社會撫養費,并未規定其他情形的生育可以征收社會撫養費。
2、《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只有"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第三款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增設與計劃生育有關的收費項目,提高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
3、《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第六條規定:"違反規定,擅自變更行政事業性收費或者罰沒范圍、標準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根據以上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未取得準生證而生育的父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顯然屬于違法行為。
3、如果要處罰你之前的生育二孩行為,怎么辦?
1、錢已經被征收走的,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根據上述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退還被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并對相關責任人依上述規定予以處罰;
2、錢還未收走的,自收到《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同時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起訴當地計生辦或衛計局依據舊法律、舊條例處罰二孩生育行為是違法行政,要求法院判令處罰書無效。在最高法的網站上已有范例判決書,單獨搶生二孩父母已勝訴!
3、進入法院強制執行程序的,可以向法院說明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并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
4、依據以上法律法規和人大屆時提起行政訴訟或上訴,必勝。放心,法院再怎么樣,也不可能置如此充分的法律依據而不顧。如真有,可上訴、申訴。
三、2020年深圳超生罰款標準細則
《深圳經濟特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條 區主管部門按下列規定征收社會撫養費:
1、超生一個子女的,對男女雙方分別按計征基數一次性征收三倍社會撫養費;超生二個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個子女應當征收的社會撫養費為基數,對每個超生子女以超生子女數為倍數征收社會撫養費;
2、有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對男女雙方分別按計征基數征收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以生育行為發生時本市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額為征收的計征基數。被征收人上年度實際收入高于本市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額的,對其超出部分應當按照超出部分的兩倍加征社會撫養費。
社會撫養費的是在不符合國家生育指標內的超生子女,按照國家各地的相關規定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但在二胎時代來臨之時際,第二胎不再需要支付社會撫養費。當今雖為二胎時代,但是并不代表不再需要執行計劃生育的國策,兩者并不矛盾。繳納的社會撫養費是高額的,希望每個家庭都能知法守法。
各地超生社會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怎么寫?
社會撫養費征收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預防非法傳銷犯罪
2020-11-19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