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對侵害名譽權的行為要保留哪些證據?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
(二)證明侵權事實存在的證據
1、新聞媒體、書刊對公民或法人報道失實損害其名譽的證據。如報道內容的原始載體。
2、虛構事實,含沙射影,對他人進行誹謗的文學作品。
3、以口頭、書面或暴力方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侮辱,貶損他人人格的證據。可舉出證人證言、書面材料。
4、以隱瞞真相、捏造事實并加以傳播的方式詆毀他人名譽、信譽,損害他人尊嚴的證據等。
(三)證明侵權事實造成損害后果的證據,如單位處分,當事人精神受打擊患精神病,法人經濟效益滑坡等證據。
(四)被告如主張免責,應提供其沒有過錯,或沒有損害原告名譽權的證據。
(五)有具體訴訟請求的,應提交訴訟請求金額的計算方法、依據和清單。
二、證據怎么收集?
在中國的刑事訴訟中,指司法機關發現和取得證據的活動。它是司法機關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第一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責任收集證據,查明案情;在中國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舉證責任。在行政訴訟中,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并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人民法院也應當根據職權,主動收集證據,以查明案情,解決爭議。
司法機關在訴訟中有權向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對于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在刑事訴訟中,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毀滅證據的,必須受法律追究。收集證據應當依靠群眾,遵守合法和客觀全面的原則。《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并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收集證據的方法,在刑事訴訟中主要是現場勘驗,尸體檢驗,活體檢驗,詢問證人,訊問被告人,檢查,扣押和鑒定等;在民事訴訟中主要是詢問當事人和證人,調取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勘驗和鑒定等。
在西方,英美法系國家無論是在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中,都認為收集證據、提出證據是當事人的責任。在刑事訴訟中,警察官員和檢察官是作為控訴一方的當事人而負有收集證據責任的(見米蘭達規則)。大陸法系國家在民事訴訟中強調當事人應當收集、提供證據;但法院也可依職權收集證據。在刑事訴訟中則強調警察官員、檢察官、法官依職權主動搜集證據,而不以當事人的申請和提供證據為條件。
一般來說,企業在面臨他人侵犯本企業的名譽權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對方停止侵害自己的名譽權、消除侵權行為所帶來的不好影響影響、恢復名譽、賠償因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實際損失。但是這些都需要法院認定對方侵犯了企業的名譽權,此時企業就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對方侵權。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害名譽權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學生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2021-03-23損害他人名譽罪判幾年
2021-01-13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