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代理訴訟人是什么意思
監護人代理訴訟人是由法律規定的對被代理人負有專門保護義務并代其進行訴訟的人。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監護是一種職責和義務,我國法律中采取廣義上的監護含義,對監護制度做了原則的規定:
(1)未成年人的監護;
(2)精神病人的監護。
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監護人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法定代理人定義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訴訟活動只能由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行政訴訟活動。法定代理人是全權代理,其法律地位相當于當事人,其代理權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權利。但應注意:法定代理人不是當事人,不是訴訟主體。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承擔者是當事人,而不是法定代理人;并且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之監護人若喪失了監護權其法定代理人的資格同時喪失。
另外,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根據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請求,書面簽署法定代理協議,授權代理人,以完成被代理人不方便或者無法做的事。“意定代理人”的對稱。依照法律規定而直接取得代理權的人。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與當事人的意志無關。它主要是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設立的。中國《民法通則》第14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故他是由法律基于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的血綠關系。婚姻關系、組織關系、信任關系等而規定的。此外,中國勞動立法規定,工會可以代理其會員簽訂集體勞務合同,參加有關勞動爭議訴訟,即工會可以成為會員的法定代理人。當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復民事行為能力,或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的親屬關系,監護關系等已經不存在時,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即告終止。
綜上所述,如果是在訴訟法律的場合中那么就需要監護人的代理訴訟人進行訴訟,主要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被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等為民事法律行為的時候,就需要使用代理人進行訴訟,與監護人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飛機監護人員主要是做什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7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