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代理訴訟人是什么意思
監護人代理訴訟人是由法律規定的對被代理人負有專門保護義務并代其進行訴訟的人。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監護是一種職責和義務,我國法律中采取廣義上的監護含義,對監護制度做了原則的規定:
(1)未成年人的監護;
(2)精神病人的監護。
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監護人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法定代理人定義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訴訟活動只能由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行政訴訟活動。法定代理人是全權代理,其法律地位相當于當事人,其代理權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權利。但應注意:法定代理人不是當事人,不是訴訟主體。實體權利和義務的承擔者是當事人,而不是法定代理人;并且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之監護人若喪失了監護權其法定代理人的資格同時喪失。
另外,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根據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請求,書面簽署法定代理協議,授權代理人,以完成被代理人不方便或者無法做的事。“意定代理人”的對稱。依照法律規定而直接取得代理權的人。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與當事人的意志無關。它主要是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設立的。中國《民法通則》第14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故他是由法律基于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的血綠關系。婚姻關系、組織關系、信任關系等而規定的。此外,中國勞動立法規定,工會可以代理其會員簽訂集體勞務合同,參加有關勞動爭議訴訟,即工會可以成為會員的法定代理人。當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復民事行為能力,或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的親屬關系,監護關系等已經不存在時,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即告終止。
綜上所述,如果是在訴訟法律的場合中那么就需要監護人的代理訴訟人進行訴訟,主要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被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等為民事法律行為的時候,就需要使用代理人進行訴訟,與監護人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飛機監護人員主要是做什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員工檔案如何管理?
2021-01-22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門面房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25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門面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