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侵犯名譽權最高會判多少年
侵壞名譽權一般不會被定刑和判刑。
如果情節(jié)嚴重,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guī)定。
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但是不會判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guī)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侵害名譽權通常以造成受害人社會評價降低為前提,單純受害人主觀上的名譽感即自認為社會評價降低不構成侵害名譽權。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人名譽受損的,也按侵害名譽權處理。
構成名譽侵權罪的方式: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tài)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tài)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
侵犯名譽權需要自己注意具體的情況,否則問題的解決就會比較麻煩,但是需要自己學會協(xié)商處置,盡量在司法途徑以外的方式中去解決問題,但是在問題的處理上會有不少的阻力,自己需要注意具體的條件,盡量保障事情的處理不會有太多的紛爭。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侵害名譽權打官司需要繳納多少訴訟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報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期限
2021-02-20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低于標準的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是否有效
2020-11-19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qū)別
2020-12-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28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