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惡意誹謗他人得病怎么處罰?
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 “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 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疫情期間,公民應當按照政府的相關規章制度來進行民事活動,在遇到被感染人員時,應當立即報警,并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處理,對于造謠或者誹謗等情況,顯然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具體情況下由司法機關認定。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侮辱罪和誹謗罪相同點是什么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撫養費新規付到多少歲
2020-11-26國外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開庭認罪是否可以判緩
2020-12-02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