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媒體侵犯法人名譽權案件如何處罰?
自媒體侵犯法人名譽權案件通過給予對方一定的民事方面的賠償來進行一定處罰,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
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二、財產損害賠償
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
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并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
三、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101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我們國家對于自媒體這方面的管理相對來說非常的嚴格,因為現在自媒體他們確實是非常的不受到約束的,所以法律當中對于侵犯到名譽權的自媒體也是進行嚴厲的打擊,一般情況下都是精神損害賠償等,有可能構成侮辱誹謗罪。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瀆職罪的立案標準
2020-12-232020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怎么寫
2021-02-25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中山東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7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拆遷房的房產證改名字流程是什么,拆遷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