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的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舉證責任是誰主張誰舉證,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權人終止侵權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公開消除侵權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名譽,也可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對公民的請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訴。
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訴訟是維護自己權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譽權權利內容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關于侵害名譽權責任的構成
名譽權糾紛案件屬于侵權行為法調整范圍,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下稱《解答》)第7條首先規定:對于一個行為是否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應當按照一般民事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去衡量。也就是說構成名譽侵權,必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侵權要件。針對有關侵害名譽權的規定過于簡單的情況,《解答》歸納了幾種侵害名譽權的典型行為方式,重點解決了以下幾個審判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① 擅自公布他人隱私是否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② 并非只有故意才能構成侵害他人名譽權;
③ 撰寫、發表文學作品是否也會侵害他人名譽權;
④ 編輯出版單位的侵權責任;
⑤ 關于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承擔方式。
名譽權糾紛的舉證責任
(一)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證據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清單,社團法人登記證等。
3、當事人在訴爭的法律事實發生后曾有變更的,應提交變更登記資料。
(二)證明侵權事實存在的證據
1、被告侮辱或誹謗原告的證據,如有侮辱性語言或與事實不符的文章、大、小字報、公開信件。
2、文章內容涉及到的事實真相的證據,如學歷證明等。
(三)證明侵權事實與損害后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證據,如單位處分等。
日常生活中,名譽權指的就是自己的聲譽不受到他人的侮辱,任何人員都是不能通過虛構事實,散播謠言的方式去傷害他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必須要切實的維護名譽權,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去訴訟活動,但是要有證據來支持自己主張。
訴訟侵犯名譽權有時間限定嗎?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網絡侵犯名譽權異地起訴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違法如何申請賠償
2020-12-17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強制拆遷補償款能否執行
2021-01-12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