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最新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
第101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毀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12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2)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賠償責任。
(3)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繳。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二、侵害名譽權的法律責任
1、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2、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主要有《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綜上所述,詆毀、誹謗法人名譽,造成損害的,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公民的姓名權、榮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后果和影響確定賠償責任,侵害他人肖像權、名譽權,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繳。
特殊侵權行為的種類包括哪些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民辦學校破產承擔有限責任嗎
2020-12-31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