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無因管理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1、好意施惠是指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實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關系
2、無因管理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3、好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無因管理,因為無因管理行為實施時,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對自己的事務進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沒有向管理人發出希望管理人實施事務管理的意思表示。好意施惠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義務幫工有點相似,但義務幫工是法律行為,而好意實惠是事實行為。
二、好意施惠致損引發的侵權如何認定?
好意實惠致損引發的侵權的認定應當適用過錯原則。但基于好意施惠的無償性和良好的動機,以及善意目的性,應從民法的公平理念出發,酌情減輕施惠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即施惠人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受惠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酌情適當承擔賠償責任,對因一般過失造成的損害則無須擔責。因此認定好意施惠侵權行為應當慎用,不得與公眾對此類案件的期待值相距太遠。
三、因好意施惠引發的民事糾紛怎么寫訴訟狀?
(一)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二)原告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四)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蓋章。
其實,把好意施惠和無因管理這兩種法律概念具體到某些事情上的話會覺得更加的通俗易懂一些。例如我們在生活當中搭順風車,同意我們搭順風車的這個人完全就是好意施惠行為,而無因管理是把生病的人送到醫院,自己主動為其墊付醫療費的行為。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婚前協議公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18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