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法中過錯推定原則的規定是什么?
產品質量法中過錯推定原則的規定是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1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承擔產品責任一般包括以下三個同時存在的條件:
(1)產品存在缺陷。侵權責任法中沒有對缺陷產品作出定義性的規定,因此,實踐中可以依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六條中有關缺陷的規定為依據判斷是否為缺陷產品。具體如何運用這項規定判斷產品是否存在缺陷,這要根據每個案件,每種產品的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分析判斷。
(2)缺陷產品造成了受害人傷害的事實。
(3)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確認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通常有受害人證明損害是由使用或者消費缺陷產品造成的,要求生產者就缺陷不存在、或者缺陷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舉證,如果生產者不能舉證證明,則認定產品存在缺陷及缺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二、銷售產品不合格如何處罰?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進行處罰。包括沒收這些不合格商品,沒收銷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潤,并根據不合格商品的貨值的倍數進行處罰。《產品質量法》的具體規定如下: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消費者來說,很多消費者在維權的過程當中當然是直接找買家的,但有的時候買家也是從生產廠家提貨的,所以很多時候賠償責任還要有生產廠家承擔。但生產廠家如果能夠證明產品檢查的時候并不存在著這些缺陷的話,也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質量要符合哪些要求,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侵占罪與盜竊罪有哪些不同,侵占罪告訴處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4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