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處理被監護人財產是合理的嗎?
監護人處理被監護人財產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二、監護人能否處分被監護人財產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監護人的概念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有權對于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進行保護,如果被監護人還沒有民事能力的不能對于金錢進行支配的,可以由監護人代理處理,但是資金必須用在被監護人的成長和教育中去,不能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借口將財產占為己有,否則其他親屬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怎么做
2021-03-20檢察院立案偵查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行政處罰聽證
2021-03-10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