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原系夫妻關系,2002年5月31日經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調解離婚。2009年7月,A從日本回來后與B同居,2009年8月13日,B與案外人C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購買龍源路別墅。2013年9月9日A、B同居期間)雙方簽訂協議一份,具體內容為:“1、甲乙雙方共同居住并共同購買以下財產:位于松江區龍源路房產一套;2、系爭房產登記權利人為甲方一人;3、截止本協議簽訂之日,系爭房產仍有人民幣120萬元的房屋貸款尚未清償。4、甲乙雙方尚未登記結婚。雙方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就上述系爭財產的權屬進行如下約定:第一條,系爭財產由雙方共同出資購買,為雙方共同共有,各占50%;未清償之貸款由雙方共同償還。第二條甲方欲出賣系爭房屋必須經過乙方書面同意,未經乙方書面同意出賣的,應向乙方支付出賣成交價格的50%作為補償。第三條,若甲乙雙方登記結婚,不影響本協議對系爭財產權屬的約定?!眳f議落款處有A、B雙方簽名,并由上海某律師事務所李律師、吳律師見證。
龍源路房產登記簿上的權利人為B,房屋抵押貸款為1,385,000元,截至到2015年7月31日,未歸還剩余貸款989,006.5元。該房屋為B的唯一住房,現B居住在該房屋內,A已不再居住。
A、B對上海某土地房地產評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日出具的房地產估價報告均予認可,同意龍源路房屋市場評估價值為人民幣5,490,000元。
各方觀點
A訴稱:A、B原系夫妻關系,1998年12月,A去日本打工,引起B對A的強烈不滿。2002年5月,A委托律師向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起訴與B離婚。2008年,A通過電話與B聯系,表明A想與B復婚,B贊同。2009年7月,A從日本返回上海并與B同居,2009年11月B將與A去日本前共同居住的房屋賣掉得款800,000元,A出資現金900,000元多,雙方以B名義向銀行貸款1,380,000元(該貸款由A一人還貸至今),共同購買了松江區龍源路別墅一幢,用于共同居住至今,共五年有余。2013年9月9日雙方簽訂協議一份,約定龍源路別墅一幢為A、B共同共有。該協議由上海某律師事務所蓋章,李律師、吳律師見證。后A與B分手,并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分割同居期間的共有財產,包括:龍源路別墅一幢、房屋內的家具、家電等財物及共同債務系上述房屋的銀行貸款1,380,000元。庭審中,A變更訴訟請求,要求將龍源路別墅的所有權變更為A所有,并按該房屋評估價格5,490,000元各半分割,由A給付B折價款。2、共同承擔該房屋的剩余銀行貸款989,006.5元(截至到2015年7月31日)。
B辯稱:不同意A訴請。龍源路別墅是由B一個人購買,房屋貸款的貸款人是B,與A無關。A當時要求復婚,B同意雙方復婚該房屋為A、B夫妻共同財產,產權一人一半,但是雙方沒有復婚。律師見證協議是假的,內容是A自己編的,B在不知道A請了律師,也沒仔細查看見證協議內容的情況下,稀里糊涂地簽了名。故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法院觀點
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A、B雙方于2013年9月9日所簽訂的協議是否有效,上海市松江區龍源路房產是否應當按照協議確認為雙方共有房產,并各半分割。雖然系爭房屋的權利人僅為B一人,但A提供的律師見證協議形式合法,B的簽名真實,且B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在失去辨知能力的情況下簽訂了協議,也未能提供相反證據證明此協議無效,因此,法院確認A提供的律師見證協議合法、有效,系爭房屋為A、B共同共有,對系爭房屋的分割原則上按協議處理。但考慮到本案系爭房屋登記的權利人為B,且為B的唯一住房,故法院認定系爭房屋的所有權仍歸B所有,對A要求將系爭房屋的所有權變更為A所有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贐是系爭房屋購房貸款的主貸人,故剩余購房貸款本金989,006.5元及其利息由B一人向銀行歸還。
鑒于雙方確認的系爭房屋的評估價值5,490,000元及未還購房貸款余額989,006.5元,故系爭房屋應以當前的房屋實際價值即以5,490,000元-989,006.5元=4,500,993.5元為基礎,進行各半分割,B給付A房屋折價款2,250,496.75元。
律師點評
同居期間的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并非完全相同,同居關系也不能嚴格依照婚姻法的規定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22條:“屬于事實婚姻的,其財產分割適用本意見。屬于非法同居的,其財產分割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處理?!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0條:“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睹裢ㄒ庖姟返?0條:“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并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币虼?,解除同居關系分割同居財產時,應遵循約定優先的處理原則。
本案系爭房屋的權利人雖然只登記B一人,但根據A提供的證據,表明A、B在律師見證下對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歸屬作出了約定。律師見證是指律師應客戶的申請,根據見證律師本人親身所見,以律師事務所的名義依法對具體的法律事實或法律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證明的法律行為。接受客戶委托后,律所應指派兩名律師進行見證工作。承辦律師在出具《律師見證書》前應先審查以下主要內容:1、客戶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2、客戶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3、客戶所要求見證的事項是否合法;4、客戶提供的證明材料和其他文件是否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FA提供的律師見證協議形式合法,B的簽名真實,且無證據表明B是在失去辯知能力的情況下簽訂的協議,也無相反證據證明此協議無效。因此,A提供的律師見證協議合法、有效。
對系爭房屋的分割原則上應按此協議來處理,即系爭房屋由A、B雙方共同共有,各享有50%的產權份額。具體確定房屋所有權歸屬時可參照《民通意見》第90條:“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并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本案中法院正是考慮到系爭房屋產權登記在B一人名下,且為B的唯一住房這一現實情況,才確定系爭房屋所有權歸B,由B支付給A房屋折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