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接觸的空氣,頭頂的藍天,腳下的土地,都是環境的一部分。人口多,相對的環境的負荷也重。加上工業的污染排放,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毀了我們唯一能夠生存的環境。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意識到了,但是治理的道路比較難走。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刑法 污染環境罪的定位是怎樣的?
環境污染罪的刑法定位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之中,這說明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要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只不過是特定的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管理秩序。即便該罪侵犯了公私財產權與公民健康、生命安全,那也位于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之后,屬于次要客體。
因而有學者認為其犯罪客體是國家對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管理,也有的認為該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公私財產權與公民健康、生命安全。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是法定犯,本質上屬于“違規犯罪”,犯罪行為首先是違反了國家的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其次才是“結果要素”—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從這個角度看,將其置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究其本質,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侵害的是環境權。
自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明確提出“環境權”的概念以來,“環境權”已經深入人心并獲得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并逐步成為各國環境刑事法律保護的主要法益。環境權與公民的健康、生命等人身權及公私財產權、乃至人類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休戚相關,國家動用刑法規定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或者主要不是維護環境資源管理方面的社會秩序。
因此,將其列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無法體現環境權法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難以引起公眾的足夠重視,也很難發揮刑法對環境保護的強大威懾作用。刑法應該將“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從“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中獨立出來,專章規定“破壞環境資源罪”,才能準確反映環境資源的特殊價值,凸顯刑法對環境資源的保護力度。但是,由于還有些涉及環境犯罪條文規定在其他章節之中—例如第152條第2款走私廢物罪,如果要專章規定“破壞環境資源罪”,則需要對刑法體系作章節之間的重新調整,將這些條文析出并集中規定在“破壞環境資源罪”一章中,因此這樣的修改雖然是理想的方向,卻可能尚需時日。在調整之前,應當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等具體犯罪進行充分的研究,使之得到準確、有效的適用。
環境污染,都是存在主觀的錯誤。上至一些企業的違規排放,下至農民焚燒秸稈等,都對環境有害。那么,刑法 污染環境罪的定位是怎樣的呢?在刑法中,污染環境罪是很嚴重的,并且如果在警告下還不知悔改,會被處以嚴重的刑法。以上就是365律師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
污染環境行為有哪些 ,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環境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環境保護法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有哪些分類
2021-03-13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核保
2021-02-02土地流轉協議要交押金合理嗎
2021-03-02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營業房拆遷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