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認購書后不想買了怎么辦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1、如果買方沒有按照認購書規定的時間、地點去簽約,屬買方違約,定金不予返還;賣方在認購書規定的期限內將認購房屋轉售他人而導致未能正式簽約,屬賣方違約,應雙倍返還定金。
2、如果雙方在規定的期限內,正式簽訂合同,則定金在買方履約后,可抵作房款或收回;雙方履行正式合同過程中,一方違約的,適用“不予返還”或者“雙倍返還”。
3、如果雙方都不存在上述第一項的違約行為,僅對預售契約及補充協議的內容難以達成一致,而未能簽約的,賣方應把定金全數返還買方。
4、如果一方在正式簽約時對認購書中確認的條件,如價格、房號、面積等進行修改而導致簽約未成,視為違約,買方違約的,定金不予返還;賣方違約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何時購房人能解除合同要求賠償
依據高法的司法解釋規定,在開發商存在如下行為時,購房人依法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1)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
(2)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3)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4)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
(5)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6)房屋主體結構不合格或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
(7)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的;
(8)由于開發商的原因,逾期辦理產權證超過一年的。購房人亦可請求解除合同。盡管目前尚無司法解釋對上述解約權行使的合理期限作出規定,但是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上述解約權均存在除斥期間,該除斥期間更多的取決于法院的自由裁量。
(9)對于房地產商違約,購房人的索賠權同樣首先要由購房人提出,如果房地產商對購房人的索賠存有疑義、不肯賠償,購房人需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則存在訴訟時效問題,《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此,購房人如對房地產商交房存有疑義的,一定要書面提出,并注意保全證據,如果和房地產商不能通過協商解決又想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的,要注意千萬別錯過法院可以接受的訴訟時間。這樣才可以拿到我們應該有的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簽訂認購書后不想買了怎么辦”問題進行的解答,簽訂認購協議書后,購房者不想購買房屋的,屬于違約的情形,賣方可以不退還交納的定金。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賠償的計算方法
2020-12-23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