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不同往日,在古代通常學生犯錯先生多數都是施以體罰,而如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以保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不受到傷害。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體罰學生的相關法律規定,以告誡老師們要用合理的辦法管教學生,避免觸犯國家法律。
一、體罰學生的相關法律規定
1、眾所周知,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是人類文明進步搖籃,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貴,其義務是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法律明確規定,教育機構對未成年學生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何謂“保護”,作為學校來講,就是保障在校的未成年學生的人身權利不受侵害,它包括外來的非法侵害和學校本身不良教學的侵害,也就是說應盡到自己的最高注意義務。在校學生有違學校紀律時,學校和老師應采取正確的方法予以教育、引導,并禁止用一切非法的手段來予以解決。中華人 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于2002年9月1日起實施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九)項明文規定“學校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體罰學生,學校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2、體罰,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特別是造成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的行為,如毆打、罰站、下蹲、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刮臉、打撕嘴巴等行為。變相體罰,是指 采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肉體和精神實施懲戒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臉上寫字、諷刺挖苦、謾罵、烈日下暴曬等行為。
3、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4、《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8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6、我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7、《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老師的違法行為,可以向校領導或者向學校上級機關反映,要求責令老師糾正其錯誤做法,也可以要求對其給予行政處分。當然,對老師這種侵犯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學校的主管部門處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主管部門不進行處理,則可以以主管部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判令進行處理。
二、體罰侵犯了學生的什么權力
事實上,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對體罰的違法性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體罰學生,不管是否產生了嚴重的后果,其行為的屬性肯定是違法的。具體而言,體罰會侵犯學生的以下權利:
1、體罰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健康權是有生命的主體依法享有的保障其自身肌體生理功能健康的權利。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的發育期,各種身體器官的發育還不成熟,采用暴力的方式體罰學生極易造成學生身體器官的損傷,嚴重者造成終身殘疾。
2、體罰侵犯了學生的身體權。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主體依法享有自己身體的權利。身體權的內容為權利主體依法享有或支配自己的身體,他人不得非法妨礙。體罰中侵犯身體權的情形最為多見,因為身體為生命之載體,侵犯生命權、健康權等都是從侵犯身體權開始的,如該案例中何某被扇耳光,未必危及其生命、但卻損害其生理功能,破壞其身體。
3、體罰或變相體罰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人格尊嚴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憲法》第38條有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老師教學中的體罰行為,其實質是教師的人格凌駕于學生人格之上的一種表現,每一次體罰都會對學生心靈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這種心靈傷害是永久的,很難愈合的,有時甚至是無法愈合的。
綜上,體罰學生會觸犯國家相關法律,帶來嚴重后果的可能會依法對老師和學校進行懲處。因此,老師應該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體罰學生是違法犯罪的行為。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體罰學生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您的孩子遇到了相關的問題而您缺乏解決的辦法,那么,您可以咨詢律霸的在線律師,委托他們為您解決問題。
老師體罰學生該怎么辦
教官打學生怎么處理,教師體罰學生的危害
老師變相體罰學生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如何確定土地流轉之前的土地經營權
2021-02-12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