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廣宗縣律師 興業縣律師 漢源縣律師 冕寧縣律師 老城區律師 望謨縣律師 宿豫區律師
現如今,構建一個和諧社會,首當其沖的的就是法律制度的完善問題。在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兩方的矛盾中,在信息及其不對稱的情況下,旅游者作為交易弱勢方,在遇到法律糾紛的時候往往都很難尋求到正當途徑的來尋求幫助。那么,旅游糾紛找誰?怎樣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相信法律都會給出答案。
一、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的重要性
首先,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是旅游者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一方面,從旅游者來說,旅游者享受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務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如果旅游者在享受旅游服務的過程中,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那么旅游者滿足個人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就無法實現。因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當然成為旅游者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從旅游業來說,向自己的消費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旅游服務,并在旅游服務的提供過程中,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是其永恒的主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求旅游業無論是從經營上還是從管理上,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在這個意義上講,旅游者的愿望和要求在激勵和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其次,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是旅行社的重要法律義務。旅游者和旅行社雙方根據自愿、平等原則、等價有償原則及協商一致原則,締結旅游合同。旅行社有收取服務費用的權利,但當然承擔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向旅游者提供各種合同規定的旅游服務的義務。旅行社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不適當履行旅游合同,都將對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構成損害,進而違反合同義務、法律責任。
最后,有效地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能夠為旅行社帶來不斷的財源。旅游者是旅行社的生命線。旅行社只有從旅游消費者的利益和要求出發,以一切可能的手段滿足其愿望和要求,才能贏得旅游消費者的信任和光顧,從而保證經濟效益。反之,如果旅行社企圖通過欺詐、不公平交易等手段來賺取不義之財。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獲得一些經濟利益,但是卻可能永遠地失去商業信譽,失去顧客,從而斷送了業務生命。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旅行社的經理或者管理者為了爭取一個重要的顧客,寧愿依約支付高額賠償而不抵賴過失。誠然,這種做法也是有限度的。因為旅行社和旅游者在合同關系中是平等雙方。保護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并不意味著以犧牲旅行社的合法權益為代價。
二、發生糾紛,究竟找誰?
根據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第九十二條規定,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發生糾紛,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協商;
(二)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三)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總體流程如下:一是與旅游經營者協商和解,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旅游者遇到旅游糾紛時,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旅途中若遇旅游糾紛,可先與組團社的全陪、領隊或地接社導游多溝通,不能解決時,再與組團社聯系,要求妥善處理。要及時向他們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取旅行社的答復后再做決定。若旅行社拒不接受意見,應注意收集證據,待行程結束后再向旅行社交涉或向有關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如果客觀條件允許,也可以當場向旅行社交涉要求采取補救措施,接受旅行社的合理補救措施,并繼續完成旅程。
2、回程后,如游客認為旅行社的服務存在質量問題,可選擇上述的五種維權方式解決糾紛。 如需向市旅游管理部門投訴,投訴人應當及時提交賠償請求書和相關證據資料。書寫賠償請求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客觀真實地陳述需投訴的事件內容。表述的事件經過應盡量具體、詳細。
2、提供的證據真實有效。證據指,一是與旅行社簽訂的有關協議及約定,主要包括旅游合同、旅游行程表、旅游發票以及與旅行社簽訂的各種有效憑證或材料。二是旅游中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憑證,即游客提供的能夠證明旅行社提供的服務與合同規定或原承諾不相符的最有力證據,如車船票據、門票、購物發貨票、接待單位的證明,也可以提供有關物證、聲像資料以及其他有效的文字資料。 3.提出的賠償請求和主張合法合理。對旅游者提出的投訴,旅游管理部門主要依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暫行標準》,認定旅行社的賠償責任和金額,故游客在確定賠償金額時,要以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為主要依據。
3、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是有時間限制的。法律權益是由法律主體所享有,因此法律權益以法律主體的存在為前提和基礎。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屬于法律權益,同樣以旅游者的存在為前提和基礎。但是,旅游者不是永遠的個體,是有時間限制的個體。只有在旅游期間才能是旅游者,在非旅游期間就不能稱為旅游者。同樣,旅游者的合法權益是伴隨著旅游者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旅游者的消滅而消滅的。旅游者的消滅必然導致旅游者合法權益的終止,這是旅游者合法權益區別于其它合法權益的本質特征。
綜上所述,筆者不僅就法律層面為大家解釋了旅游者的定義及其地位,而且還從具體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列舉出了五種具體途徑來幫助大家解決“
旅游糾紛找誰
?”這樣一個核心問題。總而言之,在現今法律制度越來越完善的社會中,我們要相信法律能夠作為準繩來衡量我們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訴訟仍然是作為人民進行正當防衛的最后一項法律武器。
2020國辦印發《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簽訂旅游合同,哪些條款應該拒絕?
旅游合同簽訂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破壞軍婚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2職工持股會
2020-12-17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