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販賣數據什么罪?
倒賣個人信息涉嫌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現已變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以竊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是指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本身以及單位的工作人員(自然人)。
4、主觀方面:故意。
三、公民個人信息的特點包括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從外延上看,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綜上所述,在當今社會,信息數據對企業和個人來說很重要,一定要保護好,如果不法分子販賣個人數據,情節嚴重的,會構成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罪,這就上升到刑事犯罪。根據刑法條款,被認定為此罪的,最高可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并且要繳納罰金。本罪的客觀表現是以非法目的,通過不法手段獲取各種信息數據,在司法實踐中,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比較多見。
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認定依據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商家泄露個人信息導致經濟損失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幾種
2021-01-27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沒有登記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