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生活當中對于消費的欺詐行為的容忍度越來越低,相應的我國也提供了各種法律法規對于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與維權方式。中國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理辦法當中就明確了消費欺詐行為都包括哪些類型,以及如果發生了消費欺詐之后,消費者可以怎樣的維權在欺詐的一方中應當如何補償消費者會受到幾倍的賠償或者是應該給予多少的賠償金。
根據上文中所提到的法律法規,如果經營者不符合法律規定,對于消費者或者是對于商品有著不合格的處理和欺詐行為的話,會受到以下的三種處罰。第一種是警告類型的處罰就是由工商管理部門來責令整改。并且對于之前的行為作出警告,對于非法所得進行沒收,對于罰款來講是違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如果沒有違法所得的話,自然不存在倍數,那么固定數額為1萬元。
如果情節已經不僅僅是罰款,能夠解決的情節非常嚴重的話,就必須暫時停下經營活動,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如果還是不行,就讓其沒有辦法繼續執行經營活動,吊銷其營業執照。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可以繼續營業。
第三種情況是,如果其他的法律法規對這種情況有個特殊的規定,那么本著特殊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會按照特殊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罰,而不按照該處理辦法進行處罰。
對于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相關部門和經營者是要給與消費者一定的補償的。補償金額也是由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以及消費者受到的損失來增加賠償金額。
以上是對于欺騙消費者所要進行的補償及金額以及依據,那么到底什么樣的行為才算作欺騙消費者呢?有以下行為的,如果經營者作出了的話,就可以認定為對消費者的欺詐:
這種行為在生活當中都是非常常見的,例如在銷售的商品當中,以殘次品充當優質品,以虛假的商品充當真實的商品,以不合格的商品冒充合格的商品來進行銷售,或者是對于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淘汰或者不允許在市面上流通的商品進行銷售而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購買的行為,就叫做欺詐。
同樣的,在網絡服務當中,如果使用虛假的成交量,并且雇傭水軍在評論下進行虛假的交易評論的話,能夠誤導消費者進行購買的行為,也屬于欺詐行為。
以上就是關于對于欺騙消費者,生產者和經營者會受到的懲罰以及如何賠償消費者還有已經解釋了什么樣的行為叫做欺詐,所以在生活當中,如果遇到了這樣的行為的話,可以保留證據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或者是投訴,甚至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欺詐訂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對欺詐罪該如何進行處罰
欺詐消費者行為有哪些,消費者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