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商價格欺詐怎么舉報?
電商價格欺詐,可以通過撥打“12315”電話、信件、電子郵件、網上留言等方式向物價部門投訴。
二、價格欺詐的法律規定?
《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我們遇到一些價格方面的欺詐行為的話,必須要及時的來進行舉報,這樣的話不僅能保護自身利益,對于其他廣大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維護,而電商價格欺詐近年來是越來越猖獗了,必須要關于電商問題進行一個專項的整治。
遭遇價格欺詐怎么維權?
價格欺詐投訴標準是什么
在我國超市價格欺詐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