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懲罰性賠償超過30%的規定嗎?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共兩款,都是關于懲罰性損害賠償的規定。 其中第一款是關于欺詐行為的賠償。規定的具體內容是:“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一條規定實質上是關于經營者違約行為的懲罰性賠償。第二款是關于商品或服務存在缺陷的賠償,這一規定實質是人身損害賠償中的懲罰性賠償,屬于侵權行為的損害懲罰性賠償。規定的具體內容是:“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二、功能
懲罰性賠償是由補償性賠償部分加懲罰性賠償部分組成,因此,它除具有一般賠償損失的功能外,還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對受害人的超損失賠償功能;
二是對不法行為人的懲罰、遏制功能。
懲罰性賠償對受害人的超損失賠償功能
傳統民法上的“損害賠償之最高指導原則在于賠償被害人所受之損害,俾于賠償之結果,有如損害事故未曾發生者然”,即損害賠償的目的是使受損害的權利恢復到被侵害以前的狀態。懲罰性賠償除了包括體現傳統民法上損害賠償功能的補償性賠償部分外,還包括體現懲罰性質的懲罰性賠償部分,這就突破了傳統民法上損害賠償的“最高原則”,其結果是,受害人因法律的規定,通過懲罰性賠償,獲得了較受害前更多的“利益”,即賠償的目的是使受損害的權利增值。也就是說,懲罰性賠償是一種超過實際損失額而給予的賠償。關于懲罰性賠償的此項功能,有的學者認為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提供補償性賠償對精神損害不能提供的救濟;第二,在受害人人身受到傷害而損失很難證明的情況下,更充分地補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害;第三,補償受害人提起訴訟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當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消費時也是會受到消費者協會的保障,如果企業以及經營者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有惡意欺詐的行為后也是會嚴重危害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不利于我國的經濟秩序,所以說消費者在發現任何的欺詐行為后都是可以及時提起投訴和索要賠償的。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土地流轉合同書
2021-01-12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