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金鳳區律師 涪陵區律師 邛崍市律師 新沂市律師 耒陽市律師 鋼城區律師 赤壁市律師
如今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讓一些傳統的違法行為也發生了形式上的改變,現在通過發信息的方式也是可以辱罵他人的。那實踐中,發信息辱罵他人的行為是否屬于違法的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發信息辱罵他人違法嗎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根據上述規定,多次發信息辱罵他人,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是屬于違法行為,要受到治安行政處罰的。
相關知識介紹——關于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的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根據行為人犯本罪的主觀方面以及客觀上所造成的結果的嚴重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有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最高判刑不會超過三年有期徒刑。所謂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分子下列四項權利:(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通過上文的分析講解,我們了解到,一般情況下發信息辱罵他人的行為是構成了侵權的,換言之這樣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那么行為人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一般是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