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的部分規定是什么
第一條
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條
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
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人身的損害的后果是較為嚴重的,所以即使自己不能很好的處理有關的問題,但是在具體的規范中,自己可以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因此自己應該多加注意其中的法律規定,這樣或許就會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要符合實際的問題處理,這樣會更有效。
2020年上海市人身傷害賠償標準
導致消費者受到人身傷害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人身損害鑒定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物正常使用損壞承租人要賠償嗎
2021-03-01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