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稱女教師長期遭家暴,家暴應該怎么做
據公安機關調查的通報,女老師四人在酒吧喝酒回家的途中,與丈夫在住所電梯相遇發生爭吵,并且在住所電梯發生互毆的行為,造成女老師一修補的牙齒掉落,雙方離開電梯后繼續爭吵,繼而女老師做出跳樓的行為。而發生該事件前,疑似女老師有長期遭受家暴的行為。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所在地的村委會或者居委會救助,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等方式對抗家庭暴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三條?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
第二十三條?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
家庭暴力體現為身體暴力、性暴力和心理暴力等作為及不作為的方式,具體來說又可分為下幾種:
①傷害行為。
傷害行為是指給被害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傷害程度又并δ達到《刑法》傷害罪的法定構罪標準的暴力行為。
②虐待行為。
虐待行為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凍餓、禁閉、強迫過度勞動、有病不給治療、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手段,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折磨的行為。
③遺棄行為。
遺棄行為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負有撫養、撫養、贍養義務而拒絕履行義務的行為,是一種以不作為的形式出現的。
④性暴力行為。
性暴力行為是指發生在夫妻之間的一方違背另一方意志以暴力、變態等方式強行發生性關系而對被害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肉體和精神傷害的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所在地的村委會或者居委會救助,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等方式對抗家庭暴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