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個人的權利,不管是什么樣的權利,都是不容侵犯的。就算不是刑事犯罪,也是對別人的傷害,對別人構成了侵權行為,那么就一定會為此付出大小不等的代價,也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么侵犯他人的名譽權是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呢?要如何承擔呢?請隨小編一起往下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的規定,可以對侵權方要求使其停止侵權,對被侵權人進行名譽等的傷害進行賠禮道歉,并對其所產生的影響、損失等進行賠償。對造成的影響,名譽傷害等的恢復,應與侵權時造成的傷害范圍相差不大,賠禮道歉等的行為需要經過法院的審查之后才可以進行,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進行道歉。若是侵犯了公民或者是法人的名譽,那么被侵權人可以提出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法院會根據被侵害的程度來進行判斷,最后斟酌賠償結果,當然,侵權人是必須要賠償因為侵權造成的他人的經濟損失。
生活中,大部分人對法律的了解都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清楚,因此,除了以下幾種行為,其他的都是屬于侵犯名譽權的行為的。
1.對于正當的評論是不涉及侵權的。在為了維護社會、國家等的行為的言論中,對于一些檢舉行為,監督行為等的行為,是屬于正當的行為,不屬于侵犯名譽權的范圍;若是對別人的惡意評論或者中傷等行為,則是不當評論范疇的,是屬于侵犯名譽權的,是一種違法的行為。
2.對于在法定范圍內的職務等在影響到他人的行為,若是超過了法律的范圍,那么就會被認定為是侵權的行為。
3.在社會關系中一些有特殊關系的人所存在的行為,像是家庭、合伙人等之間的一些關系,法律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對雙方之間的財產等的信用狀況,以及家庭之間的討論等的行為,若是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那么就屬于侵權的行為,需要負一定的責任。
4.在進行侵犯的行為之前是經過受害人的同意的。在受害人同意自己的一些信息透露,前提是不受到脅迫等行為。若是超過了受害人同意的范圍,且沒有經過受害人明示的情況下,那么對受害人造成的名譽等的損失就屬于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責任。
因此,終上所述,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要承擔民事責任的,若是對侵權的行為造成了嚴重的或是比較嚴重的行為的情況下,那么就有可能被追究侵犯人的刑事責任了。對于這些行為,明顯可以看得出在不對他人造成侵權行為的,可以散播一些受害人事先同意的信息,若是超過了這個可以接受的范圍的話,那么需要承受的就是比較嚴重的后果了,輕則受害人只需要侵權人賠償道歉等,重則是要接受法庭的審判的,還要接受道歉,賠償等一些大大小小的各種事宜。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指定代理
2021-03-11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手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