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屬于個人隱私法律規定
1、《憲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2、《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六)偷窺、偷 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3、《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二條【患者的隱私權】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4、《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八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第一百五十六條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5、《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二、自家大門裝攝像頭侵犯鄰居隱私權嗎
應具體分析:
1. 鄰居進出住宅的信息是否屬于隱私。
隱私是指公民不愿為他人知悉或公開的私人信息、活動和習慣等人格利益。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允許他人非法獲悉、收集、利用和侵擾。公民進出住宅的信息,與家庭和財產安全、私人生活習慣等高度關聯,應視為具有隱私性質的人格權益,受法律保護。
2. 個人為保護財產安全能否安裝攝像監控裝置。
在內門安裝攝像監控裝置動機在于保證住宅安全,避免自身合法權益遭受不法侵害,具有相應的合理性,但同時也負有不妨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注意義務。
3. 相鄰住戶在大門安裝攝像監控裝置是否超出合理界限。
判斷是否侵犯隱私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對方舒不舒服。如果對方覺得監視他走出走進的情況無所謂,這當然不侵犯隱私。但如果鄰居覺得,因安裝監視使我的行蹤信息被你掌握了,感到不安全、感到不舒服了,那么我個人認為最好還是拆除。
一般來說,人身權保護優先于財產權保護,出入住宅的信息和住宅內的活動情況顯然屬于不愿為他人所知曉的個人隱私。另外,安裝監控攝像頭只是為了預防危險的發生,權益保護的緊迫性不強,若將他人的隱私都覆蓋在自己監控的范圍之下,兩者的利益進行衡量后,隱私權的保護明顯更為重要。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