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害賠償款是否交納個稅
損害賠償款是不需要交納個稅的,因為法律規定對賠償請求人取得的賠償金不予征稅。因此,對當事人取得的損害賠償款不用繳納任何稅款,相應在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上應當一律作為免稅收入。
但是如果補償金超過當地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三倍以內的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
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如何進行行政處罰
2021-02-25行政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1-03-23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安置補償協議簽了好幾年,還沒拿到安置房和補償款,怎么辦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