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為
這里所謂的行為是指侵犯他人權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為本身。若無行為人的行為,就不會產生侵權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權利的相對人均負有不得侵犯權利的一般義務。侵犯權利的行為因為違反了法定義務,故具有違法性。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加害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作為侵權行為的作為,是指不該作而作;作為侵權行為的不作為,是指該作而不作。
2、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他人財產或者人身權益所遭受的不利影響,包括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又包括人身損害、精神損害。
《侵權責任法》在一般意義上采最廣義的損害概念,不僅包括現實的已存在的不利后果,也包括構成現實威脅的不利后果。
一般而言,作為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的損害事實必須具備以下特征:損害事實是侵害合法權益的結果;損害事實具有可補救性;損害事實具有可確定性等。
3、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指各種現象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侵權法上的因果關系包括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和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
責任成立的因果關系,是指行為與權益受侵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考量的問題是責任的成立。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是指權益受侵害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涉及的是責任成立后責任形式以及大小的問題。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的意義在于對侵權責任加以限定,一方面使受害人得到救濟,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無限擴大責任范圍,限制行為自由。
4、過錯
過錯是指行為人應受責難的主觀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狀態。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侵害他人權益的結果,但卻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主觀狀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的行為才算是商標侵權呢
2020-11-09異地扭送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020-11-09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
2021-03-13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