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名權的法律解釋規定是什么?
姓名權的法律解釋規定是公民有權利享有決定自己的姓名的權利,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作法律解釋,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于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現予公告。
二、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姓名權屬于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于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現實生活中,侵犯姓名權的行為一般有以下幾種,分別是: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我們國家關于姓名權方面的法律規定是比較多的,實際上沒有經過本人的同意都不能夠侵犯他人的姓名權,比如說干涉他人姓名的更改和決定的權利。有的話就會屬于侵犯姓名權的侵權行為。
有哪些侵犯姓名權的行為,姓名權有什么內容
侵犯姓名權可以報警嗎
如何判斷是否侵犯了姓名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