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個供貨合同,約定由乙公司在一個月內向甲公司提供一級精鋁錠100噸,價值130萬元,雙方約定如果乙公司不能按期供貨的,每逾期一天須向甲公司支付貨款價值0.1%的違約金。
由于組織貨源的原因,乙公司在兩個月后才給甲公司交付了100噸精鋁錠,甲公司驗貨時發現不是一級精鋁錠,而是二級精鋁錠,就以對方違約為由拒絕付款,要求乙公司支付一個月的違約金39000元,并且要求乙公司重新提供100噸一級精鋁錠。
但是乙公司稱逾期供貨不是自己的過錯,而是國家的產業政策調整所然,不應該支付違約金,而且所提供的精鋁錠是經過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產品,甲公司不應當小題大做,現在精鋁錠供應比較緊張,根本不可能重新提供精鋁錠。甲公司堅持以公司應當支付違約金和按照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履行合同。雙方為此發生爭議,甲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和重新履行合同。乙公司在答辯狀中稱,逾期供貨不是自己的本意,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得了的,不應當支付違約金,即使支付違約金,也不應當支付39000元之多,這個請求不公平。
案例分析:
(1)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2)乙公司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是客觀原因還是市場原因?
(3)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和重新提供一級品標準的說法有無依據?
(4)乙公司主張不能按時供應貨物有無依據?
(5)乙公司主張違約金的數額太高了,自己不應當承擔這么多的違約金的說法有無依據?
律師解答:
(1)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簽訂的合同是有效合同。
(2)乙公司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是違反了合同的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3)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和重新提供一級品標準的說法是有合同依據的。
(4)乙公司主張不能按時供應貨物是由于組織貨源的原因造成的,不應當由自己負責的說法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合同依據。因為不能組織貨源是正常的市場風險,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承擔責任。
(5)乙公司主張違約金的數額太高了,自己不應當承擔這么多的違約金的說法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39000元違約金相當于合同金額的3%,并不是很高。根據合同的法的規定,當事人對約定過高或者過低的違約金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調整,但是本合同爭議中的違約金金額僅占合同金額的3%,不能適用前述合同法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合同寫上作廢算不算作廢
2021-03-20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